苏秦会意,侃侃答道:“大王,这个好办,没收宗族井田,其实魏、楚、齐、韩、秦六国很早就开始了,只是燕国一直落后,土地论一出,肯定会分两派,一是乡野百姓,他们由佃农、雇农身份,一下子重新获得了土地,肯定会拥护变法,而燕老宗族的子弟,朝廷可以派人前去解说,并非无常没收,而是朝廷出钱买回,回赠一些钱粮,前期减少一些赋税的优惠等。”
“再者老宗族子弟众多,按人口分田,一样会分到许多,只不过不再是永久不变,而是定期承包的,当然,如果有一些刁民,故意反抗变法,趁机闹事,也要惩办,须知六国变法,没有一国是不动血腥就能成功的,做任何事,总会有支持它,有反对它,不能兼顾,因为怎么做,都会有人受利益,有人失利益,朝廷只能选择大多数一方,选择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一面。”
辰凌微笑道:“苏丞相说的很好,任何事,都不能两全,既然要变法,肯定会触动老旧族的利益,朝廷办事,对事不对人,阻挡的倒退因素,该清理就要清理掉。”
燕王的话很明确,那些冥顽不灵的固守派,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严惩动刑的对象,奉常郭隗,太仆白明易、廷尉徐渭公、典客张贽、宗正纪绛、治粟内史杨延、少府顾彦章等人都沉默了,他们或多或少都是燕国贵族后裔,这样一来,多少有亲戚、老宗族利益受损了。
苏秦继续道:“第二项乃是《赋税论》,这里的赋税制,不同于贡物无定数的旧税制,而且分了很多小项,把赋税分有田税、商行税、交通税、地方税、国税等,田农百姓按照倾亩数量,根据一定比例纳税,鼓励私人拥有农具等,商行税给行商走贩,巨贾豪门加大税率,放宽抑商的政策,但是要加大各行税率,这样让商贩赚的钱,充入到国库内,一举兼得。”
“当然各商品价格由朝廷调控,以免有奸商大量囤积物品抬价,致市价不稳;国税是朝廷私办的一些国企,多指盐巴、铁器、纺织布帛、马匹等对朝廷影响巨大的行业,朝廷委派官员经营,刨去成本和开销,其余则归属国库,增强财政收入……”
顾彦章身为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地泽之税,杨延和为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可以说这《赋税论》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要推行变革的职责所在,故而听得更加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