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击碎侥幸之心(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一言一语徐徐落定。</p>

虽然此刻的赵统语气间述说得极其平静,不起丝毫的波澜,整道神情也未发生一丁点的变化。</p>

但此番话一落。</p>

赵昂的心境间就发生了翻覆的变化。</p>

他似是感觉到了言语中的那股子压迫。</p>

令他直直无法再有所回应。</p>

难道他还能说,天子衣带血诏是莫须有吗?</p>

公开质疑诏书真伪,并非臣下之道。</p>

至少一向标榜乃朝廷忠良的赵昂不可能如此反驳着。</p>

半响无语。</p>

眼瞧着其忽是噤若寒蝉,赵统心下自信心不由愈发爆棚,满心欢喜的再度言道:“对了,将军现在心下可能还在心存侥幸吧?”</p>

“怀疑衣带血诏的真伪性吧?”</p>

话至于此,见内心深处的想法被点破,赵昂面上亦不自觉的有些许心虚,遂强自镇定下来,闭口不言。</p>

以示镇定自若。</p>

但赵统接下来的一席话却彻底断绝了他的幻想。</p>

“前番,曹贼不顾大汉礼法,强逼天子立自身为公爵,并以河北以魏郡等周边地界为封地,称魏公。”</p>

“本将欲想知晓,当初高祖帝杀白马盟誓时,是如何下发誓言的?”</p>

“如此行径,还可配为匡君辅国的汉相乎?”</p>

话至此处,赵昂最初是怒意满面的,渐渐的神色有些许心虚,此时更是流露着数分的势微,失去了再度辩驳的底气。</p>

概因,方才这番话才是重中之重。</p>

饶是在能言善辩,巧舌如黄者,恐怕都无法说理。</p>

此刻的赵统已是彻底占据了大义高点。</p>

他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p>

毕竟。</p>

称公一事的确乃是其污点。</p>

赵昂静静盯凝了赵统片刻,瞧着面色间还透着数分浓浓笑意,他也是瞬息反应过来,若是自己此番继续接话了,那依旧还是自取其辱吧?</p>

对于僭越称魏公这一桩声势并不小的事件,他自然是有所耳闻!</p>

且他还听闻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p>

那就是追随了丞相曹操约莫数十载,劳苦功高,为其推举人才,制定平北方诸州的战略,可谓是劳苦功高的荀或荀令君只因坚决反对称公。</p>

似乎就被疏远,直至被迫害忧愤而死。</p>

赵统如今拿这一事来说道,赵昂虽然极不愿承认,可他在此番辩论上彻底输了。</p>

一时之间。</p>

他脸色低层,有些面如死灰。</p>

现在他无力辩驳曹操非汉贼,那即便他此番能活着返回,也无有底气在为以曹氏把持的朝廷效力了。</p>

若不然,他久经维持的朝廷忠良之名声就将毁于一旦。</p>

瞧着这副面容,从旁的赵英面上悲色愈发浓厚,她终是忍受不住,轻轻用玉手拉了拉赵统腰间的秀袍,轻声耳语道:</p>

“将军,吾父已经接受了此事实,就不要在……”</p>

一言道落,她语气中带着浓厚的恳求。</p>

见状。</p>

赵统自也是察觉到此幕,也心知目的已是达成,继续与之争下去意义不大,顺水推舟的以示点头附和。</p>

“赵昂将军,此事的前后因果,本将方才已彻底讲述清楚。”</p>

“你一向自诩乃国之栋梁,汉之忠良。”</p>

“接下来,选择就全靠你自己了,究竟是选择弃暗投明,与吾主一同兴复汉室,亦还是选择继续愚忠于你心下那所谓的朝廷,做那不忠不义之徒。”</p>

说罢,赵统扭头偏向过来,柔声道:“阿英,剩下时间就让你与乃父团聚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