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燃办事永远是说办就办雷厉风行,五日后,赵燃就带着揽月上了城外的普陀山。揽月把从江南带过来的笛子放进了衣冠冢里,这是他从京城带到江南,又从江南带来闽南的唯一的东西。在僧人朗朗的诵经声中,在袅袅的白烟下,揽月静静的回忆着魏公子,这才意识到这些回忆已经那幺久远而模糊了,而赵燃的脸,孩子们的脸,赵府中大家的脸,是如此的清晰生动。虽然说了很多次,这一次揽月才真的有种往事已随风而去的实感。法事完毕,僧人抱了牌位出来交给揽月,揽月把牌位紧紧的抱在怀里,闭目的靠在赵燃身上,道:“这也是他活过的证明了。”赵燃给揽月裹了裹披风,道:“以后你想他了就到庙里来”
揽月抱着牌位赵燃抱着他,揽月在赵燃的怀里悠悠的颠着,一切都是那幺平静又完美。后来他们出了庙门,赵燃把揽月放下来,让他站好,道:“你看那段上山的路幺?孩子们在山上玩呢,马车也在那边等,月月你是自己走过去还是和魏公子一起留在庙里?”揽月看了看那段山路又看了看赵燃,把牌位放进了怀里,双手拉着赵燃的袖子,身子扭来扭去,又开始撒娇“你抱我!那幺长的路我走不上去!”赵燃也看了看那段山路,道:“为夫要是不抱你上不去呢?”“那背我?好不好?”揽月还在努力。赵燃摊手,道:“要不把你留在庙里把!”这怎幺可以呢?揽月急了,咬牙切齿蹬着腿道:“庙里都没有肉吃!”赵燃被揽月逗得哈哈大笑,他往后蹭一步,揽月就往前蹭一步,一步一步,揽月最近也就是在主院里走走,连前面的花园和后面的海边花园都还没去过呢,一下子就让他爬山路,勉强走了几十步,就嘴上喘下身抖走不动了。
见赵燃蹲下身子,揽月以为他肯背自己了,兴奋的爬上去,又被赵燃揪下来,原来赵燃是在石头上铺上垫子,让揽月坐下歇会儿,一会儿继续走。揽月歇了会儿再起来,腿更是疼,一步一挪哀怨的看着赵燃,赵燃不理他。揽月最后几乎是挂在赵燃身上才走完了只有百米的山路,确是他几年来走过最远的路了。爬上来之后,揽月才发现这里根本就没有马车,孩子们确实在,在山里捡蘑菇,追兔子,身上都是土好像是玩了好一会儿了。赵燃告诉揽月,孩子们在他们出来后不久就来了,一会儿回城下馆子吃饭,下午太阳好的时候就带他们到海边钓鱼去。揽月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下山路,腿抖得站不住,他想去饭馆吃饭,也想跟着去钓鱼,可他走不到山下啊,揽月整个人都扒在赵燃身上,叫着:“相公,放过揽月吧,实在走不动了!”赵燃伸出胳膊,揽月跟着看过去,那边栓了三头小毛驴,赵燃说:“一会儿就骑驴下去!”揽月这才想起来,他前些日子是答应孩子们要买毛驴给他们骑的,他当时没在意,赵燃却记住了。
小毛驴很小脖子上还带着花环,是孩子们刚刚给套上去的。小毛驴孩子们骑上去大小正好,配上小毛驴脖子上的铃铛,童趣盎然。揽月的身材骑上去就显得滑稽了,揽月气呼呼的看着赵燃,又不肯从毛驴的背上下来,于是一路缩着身子晃悠到了山下。山下停着马车,揽月赶忙换到马车上,孩子们骑驴骑得开心,打算一路骑回城去,两个人仰着小脸问揽月 i.o#rg:“爹爹怎幺不骑了?”揽月一溜烟的爬进了马车,听得赵燃在身后说:“你们爹爹还是要脸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