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董卓vs张宝(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张宝的军阵在无比厚重云气的加成之下,轻轻松松就将董卓的部将直接碾压。</p>

董卓带出去了四千余人,被杀的大败。</p>

若不是秦羽见状,立刻就让吕布率众前去救援。</p>

那张宝见好就收,也没有跟吕布交手。</p>

否则董卓的这些人恐怕就不会有几个能活着回来。</p>

就算是这样。</p>

经此一阵,那四千士卒直接就折了将近两千人。</p>

损失实在是能称得上一句惨重。</p>

董卓也被杀的灰头土脸。</p>

还好他本身的实力的确强悍。</p>

那一身肥肉和将军的制式盔甲救了他的性命。</p>

被吕布搭救回来之后,董卓只觉得颜面无光。</p>

来到秦羽面前亲自请罪,同时对那吕布频频侧目相看。</p>

吕布被董卓这目光看的心中烦躁。</p>

也不知道为什么。</p>

现如今留在秦羽身边的吕布看着董卓的时候,莫名的就感觉有些不太对劲。</p>

仿佛面前的这个死胖子跟自己好像颇有些渊源一般。</p>

甚至于这死胖子似乎还会将一个对于他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东西给夺了过去。</p>

真是晦气!</p>

若不是此时要顾着秦羽这个为将者的面子。</p>

吕布早就已经忍不住了。</p>

但见董卓言辞诚恳的前来请罪,秦羽也没有多说什么。</p>

张宝的黑云对他来说确实让他有些惊讶。</p>

但此时秦羽的内心之中在思考的也完全不是张宝。</p>

而是自己到底要不要找个机会,干脆就将这董卓给直接杀了得了。</p>

以后没有了董卓,洛阳城也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乱象。</p>

不过想了想之后。</p>

秦羽还是暂时压下了自己的这个想法。</p>

董卓诚然是在这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汉朝廷上又踹了一脚的人。</p>

但真正要算起来的话。</p>

董卓也并不是最终这场动**的直接原因。</p>

其实这事情还是要从何进与手下袁绍,曹操商议剪除宦官开始。</p>

只是何进自己拎不清,颇有点想要王霸之气一震,就让那些十常侍等人乖乖的献出性命。</p>

昭显的自己像是多牛逼的强者一样的感觉。</p>

若不是他自己的问题,也不至于会对付几个宦官,还要下诏从外调兵进逼洛阳。</p>

结果给董卓调了过来。</p>

何进本意是让那些宦官看到如此多军队前来勤王,让他们心生胆怯,好自为之。</p>

结果没想到玩脱了,给自己玩死在了里面。</p>

后来袁术,袁绍,曹操等人在皇宫里面一通冲杀,将那些宦官全都杀的干干净净。</p>

随后董卓跑了过来之后。</p>

这些孙子又不见人了。</p>

若不是他们将那些宦官都杀了个干净,让那些原本维持宫内秩序,掌握皇宫禁卫的宦官都死的一个不剩。</p>

最后也不至于刘协,刘辩两兄弟竟然被董卓一个外来的军官给绑架在皇宫之中。</p>

难道这个时候的西园八校尉,北军五校的那些兵马全都死的干干净净的了?</p>

无非就是皇帝的诏令根本没有办法传达出去而已。</p>

这时候要是那些忠心于皇帝的宦官们还在。</p>

情况也不至于会恶劣到这种程度。</p>

说白了。</p>

这还是宦官集团和士人集团的最后一次冲突。</p>

而这次冲突的结果就是士人集团大获全胜。</p>

他们或者是没有想的太多,也或者是从一开始就想的太多。</p>

全灭了宦官集团之后,小皇帝几乎被彻底架空,然后才有了他们可以基本无视皇帝威严,继而开始了军阀之间的大乱斗。</p>

不管事情的起因如何。</p>

但就从结果上来说。</p>

现如今的刘宏倒是的确没有看错。</p>

他手下的这帮士人,有一个算一个,简直都能算的上是一帮反贼!</p>

也就是刘宏现在还有些手段。</p>

能凭借宦官的强权来与士人抗衡,生生压住这些士人的气焰,不让他们走上那条不该走的道路。</p>

等到刘宏死后,再没有人压制的这些士人自然就开始不可避免的膨胀起来。</p>

一个个或许是想要为自己的家族来积攒更加丰厚的积累。</p>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p>

世家无规则的膨胀,膨胀出来了一个遍地军阀的乱世。</p>

这些事情在秦羽的脑海之中闪过。</p>

在没有真正来到这个时代之前。</p>

这些事情秦羽都没有往深入的想过。</p>

现如今仔细想想,便立刻感知到了这些人根本不像是史书或者是演义里面记载的那样简单。</p>

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私心。</p>

他们在每个不同的阶段都有自己不同的私心和想法。</p>

正是他们之间的算计,才算计出了一个战乱四起的乱世。</p>

董卓这家伙的确不当人子。</p>

但要是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他的身上,那不就是这些士人最喜欢做的事情?</p>

十八路诸侯讨董。</p>

之前秦羽还觉得这像是十八路正义感爆棚的诸侯要来清君侧了。</p>

现如今看来。</p>

这些个心里满都是算计的士人,未尝就不会复制他们在黄巾起义之中所做的这一切。</p>

背后的推手,指不定到底会落在谁的脑袋上。</p>

汝南袁氏?</p>

弘农杨氏?</p>

还是那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大世家?</p>

可真是太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