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知道了。”文垣答应一声,又鼓足勇气说道:“而且,儿子与七弟的感情一向不错。”
听到这话,允熥抬起头看了一眼。文垣与文坻关系不错他当然知道,但文垣竟然会说出这句话就令他十分惊讶了。‘文垣变得和从前有些不同了。不过,这是好事,或许,他本就与文垠一样,适合为君,只不过被爱读书给遮掩住了。’他想着。
“你瞧瞧这些奏折,之后告诉父亲你的想法。”允熥回过神来,将苏州来的这一叠奏折递给文垣。
“是,父亲。”文垣接过奏折,见到是苏州来的,顿时了然。苏州发生民变之事允熥没有隐瞒,奏折又已经送到京城近三日,他当然已经知道这件事。不仅是他,京城的大小官员都已经知道了。不过此事在朝堂上除了几个小官,却没有人公开议论。毕竟涉及产业园区,当今圣上又一向鼓励发展工商,圣上的心思如何不好把握,大家都在等着最后的圣旨。
文垣认真将所有奏折都翻阅一遍,锦衣卫的那本折子更是反复翻看,看完后低头思考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抬起头,见到父亲正好批答完一本奏折,出言道:“父亲,儿子看完了这些奏折。”
“你觉得,此事应当如何处置?”允熥一边继续批答奏折,一边问道。
文垣抿了抿嘴唇,出言道:“父亲,儿子认为,打砸工场的工匠与开设工场之人都应重重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