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是因为城南还有我军的内奸。”常继宗指了指身侧的莫远说道:“莫家三兄弟都受到感化,愿意弃暗投明改邪归正,投诚大明。”
“这也不对。”阮仁烈说道:“我也不是对莫迪、莫隧兄弟所部没有防备,他们手里的弓弩全部被收走,我也没有允许他们这些明日就要前往西都城的大军出营,他们绝不可能这样轻易在城南点起火来。”
“什么都瞒不过阮将军。”常继宗笑道:“确实还有其它的事情,不过阮将军若是想要知道,就得投诚大明。到时候咱们两个都是同僚,我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就算了。我还是保住自己的一世忠名吧。”阮仁烈笑了笑,举起手里的刀就要自尽。
可就在这时,他忽然感觉脑后有风,略有迟疑,随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且慢动手。”围在阮仁烈身旁的侍卫中有一人手持木棒,正在刚才阮仁烈所站之处的身后,大声喊道。
“不错,是我刚才打晕了阮将军,我也确实是大明的细作,但我是为了阮将军好!”这人在其它人说话前抢着说道:“阮将军不是孤家寡人,全家妻儿老小数十人全依仗着将军,若是将军死了,将军的亲人如何?怕不是要流离失所,甚至于饿死在街头。为了家人着想,将军必须活着。”
“况且阮将军所追求的忠臣名声也未必是那么好听的。胡季犛谋朝篡位悖逆人伦,将来在史书上的名声绝不会好,身为殉了他的忠臣,将军又是打了败仗后自尽,后人顶多叹一句‘愚忠’,名声未必及的上殉了陈朝的大臣。”
“所以我要救下将军。”
“说了半天,不过是为明国效力罢了!明国想要一个活着的将军,你就给明国一个活着的将军,偏说的这么高大上,真是无耻!”另外一个侍卫说道。但手里持着的刀剑却停在半空,并未落下。
这人马上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心下暗笑,嘴上却并未说话,而是自顾自的
蹲下身子扶起阮仁烈,走到常继宗面前将阮仁烈交给他人,跪下说道:“草民韩琦卿见过常大人!”
“好。”常继宗对他说道:“为我大明俘虏阮仁烈,你功劳巨大,我一定将你的功劳上奏陛下与秦指挥使。”
刚才常继宗之所以要和阮仁烈墨迹半天,就是为了给韩琦创造机会俘虏他。阮仁烈身为胡季犛的亲信,在安南影响巨大,若是他能投降大明以后的仗会好打许多。
即使他不投降大明,俘虏他也是有用处的。等仗打完了恢复安南秩序的时候,一个曾经与大明交战的胡朝大将拒不投降但仍旧待遇甚好,可以极大减轻曾与大明打仗的胡朝将领的忐忑之心,从而促使他们投降大明,快速稳定秩序。
常继宗刚才与他说话十分礼貌,就是让他的侍卫看到自己对阮仁烈的尊重,不会以为阮仁烈被俘虏后会被如何从而抗拒他被俘。
常继宗又转过头吩咐手下的士兵一定要好好看护阮仁烈,不得有任何慢待,然后让其它士兵分散开来,驻守在城头各处,不给残存的安南士兵捣乱的机会,然后带着几个侍卫向着北城门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