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华本土的宗教,但是它还带有许多汉民族原始的信仰成分,历史上很多西方传教士来到大明后都觉得道教算不上真正的宗教。因而它的传播能力很低,只适合中华和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朝鲜、安南,就连扶桑都进不去。
允熥很害怕将来他划给道教的地盘被其它宗教渗透,所以决定对道教进行改革。他和玉玑子之类没有什么节操的道教徒反复研究,研究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允熥的改革条目虽然只有一张纸,不过内容也不少,写了满满一张纸。其中的重点有二。
第一是改革神仙体系。一神教的宗教,比如系出同源闪米特三邪教,都只有一个真正的神,所有人都信奉这个唯一的真神。
允熥当然不能将道教也变成这样的邪教。这样的宗教虽然团结能力强,但排他性也太强,十分不利于文明的发展。近代十字教就发起过捣毁机器的行动;以不列颠为代表的诸国也是进行了宗教改革改革后才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所以允熥的打算是仿效佛教重造神仙体系。佛教虽然是多神教,但他的神佛有明确的等级,地位最高的是佛祖的三世,前世燃灯佛,今世释迦牟尼佛(如来佛),未来弥勒佛,其它的佛和菩萨也各有等级。
而道教的神仙原本并没有任何等级关系,也几乎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只是随着种种神话的传播人们觉得哪个神仙非常牛逼,哪个神仙怎么样,怎么样的,编出了想象中的天庭怎样。
允熥决定以三清为道教神仙的最高神,甚至提前编出了一部分《封神演义》的内容传播,让大家以为三清是道教中最高级的神;并且其它的神仙也各自分出了等级。
第二个重点是传教方式。道家不讲轮回,允熥也觉得道教和佛教有所区分不是坏事,所以没有强行在道教中增加轮回的内容,传教是以飞升成仙为吸引教徒的主要手段。
根据玉玑子的建议,明确规定神是天生的,但仙是普通人可以修炼成的,编写戏曲宣扬玉皇大帝飞升成仙的故事。
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改革措施,不过都不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