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思索:‘从浦口到滁州这里的轨道修好了,接下来就修建从滁州到徐州,路过凤阳的轨道吧,这一条线非常重要,可是连接京城与北方地区的关键线路。’
‘虽然有轨马车的运力不可能比得上铁路,并且还有很多现实的困难,商人也多半不会采用他来运送货物,所以它不会如同后世的京沪线那样重要,但是也得重视。尤其是在打仗的时候,大规模向目的地运送各种物资,比其他的运输方式快多了。’
‘可是总使用一批工匠服徭役也不是事儿。皇爷爷规定是每个成年的男丁一年服一个月的徭役,某一年超过了的话以后几年可以不必服徭役。’
‘工匠倒是不像是百姓服徭役这样有规定时限,毕竟工匠是有工钱的,百姓是白干,自然不同。但是最好不要长期让工匠在异地干活。’
‘可是这一批人都是熟练工,现在大明的匠户里边可没有‘轨道户’,新来的一批人估计熟练程度还比不上现在的这一批。’
允熥思索片刻,还是觉得只能继续使用这一批工匠,至少让他们带一带新人,才好遣散回家。
‘给他们发一点福利吧,让他们心里也平衡平衡。’允熥想着。
允熥这就暂时把这件事放在一边,处理起其他的事情来了。
允熥看到五军都督府的一份奏折,是徐州卫指挥使出缺,原来的指挥使年纪大了,又旧伤复发,所以要告老回家,五军都督府拟定了洛阳卫指挥使楚智接任。
允熥回想起来数年以前,当时楚智还在担任京城武德卫指挥使的时候,自己去武德卫,楚智还效仿周亚夫来了一段细柳营的典故(第45章),结果因为时代的变迁段子已经不合适在现在使用而丢了人,但是还是让允熥对于他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允熥命人翻出楚智的履历,仔细看了一遍,觉得其实楚智其实功劳也立得不少,按照资历来看也可以升职了,于是决定任命楚智为新成立的江淮都司的都指挥同知,兼任徐州卫指挥使,以后就可以让他当都指挥使。
处理完了这件事,允熥继续处理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