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放弃的那些城池,离大周更远,人更少,所以只需要把城池里的人迁移了,然后大军一撤,留给三国的就只剩下一座座空荡荡的城池了。
确认莫自在确实是想用浔州换粮食之后,唐薇仪沉默了片刻,在心中仔细衡量这件事的利弊,过了好一会,她才开口说道:“现在天灾的消息只有我们知道,三国对于粮食并不怎么在意,若是能趁着他们不知道的时候,用浔州从三国换取一些粮食出来,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按照莫自在的推算,一旦进入小冰河期,天灾就会频发,到那时能产出的粮食,恐怕连现在一半的人口都养活不了。
到那时,史书中记载的“大饥,人相食”之类事情,就不再只是史书上记载了,而是会真切的发生在大周。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存粮,存的越多越好,最好能多到应付过去这场灾难。
但粮食这东西也不是凭空出现的,大周能产出的粮食总量也是有限的,所以莫自在瞬间就想到了东境那三个想上门拜访的“好邻居”。
三国在大周东境打了整整三年,幽蓟十六州除了浔州跟范阳之外,全部都被他们给夺回去了,但实际上来说,他们除了扩大了自己的版图范围之外,并没有捞到什么实质意义上的好处。
镇远侯撤退的时候,别说是人了,就连一条狗都没给他们留下,更别说有银子物资什么的了。
所以三国现在其实也很难受,没捞到好处的他们,想着一鼓作气把浔州范阳两座城池全部给吃下,然后大周没了坚城可以防守,他们就可以随意长驱直入了。
到时候,不管是直接灭掉大周还是攻占大周一些疆域,对于他们来说都能回本了。
但是,偏偏打到这倒数第二座城市的时候,他们有些畏首畏尾了。
因为镇远侯实在是太歹毒了,从他开始守城,他就认准一个国家打,而那个被他认准的倒霉蛋国家,就是郑国。
每逢郑国攻城,镇远侯就直接调出所有精锐跟郑国死磕,各种军械好像不要钱一样往郑国军队头上砸去。
几仗打下来之后,被刻意针对的郑国十万大军直接伤亡过半,所以郑国主帅明知道这是镇远侯的阳谋,他也直接撂挑子了。
再打下去,郑国大军就没了,到那时候就算能打下大周也跟他们郑国没关系了,甚至等到大周被灭了之后,鲁、卫两国反手吞了他们郑国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