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以用一句很俗的话来形容——苏瑾他们可能没法决定这笔投资,但肯定有能力坏这笔投资。尤其是荆建的卡车厂并不在三大两小的规划范围内,难道就不想国家扶持政策吗?难道不想要资金支持?难道不想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的支援?能打的牌实在是太多,那么定一个地点又算什么?外商绝对不会计较这样的小事。
因此与苏瑾达成了默契,顾局长相当的高兴。不能说100%的保证,起码也有了很大的机会。
然而在出门上车的时候,王华琼就有些犹豫:“局长,要不要再去拜访荆老师?我感觉他似乎……多少有点敷衍。”
不得不说女人的第六感很灵敏。再一次遇上王华琼后,荆建确实敷衍了过去,说了些什么已经通过电话,苏联方面会考虑等等。
然而在这时候,已经没人去关心某位大学里的老师,顾局长不在意的挥挥手:“现在关键是外商的态度,老李,你和香港通过电话了吗?”
那位老李连忙回答道:“局长,已经打过电话,那边留守的都是些小职员,做不了主。听说他们的几位经理已经来到京城。”
“有联系方式吗?”
“他们……不肯说。”
“嗯?”顾局长微微皱眉,终于想起了王华琼,“小王,你还是问问那位什么老师。最好能弄到外商在京城的地址。我也想办法问问京城的朋友。听说他们一期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15亿美元,年产15万辆卡车;准备的二期将追加13亿美元,年产增加到45万辆。注意,这不仅仅是一家总装厂的投资,还有上游汽配厂的吸聚效应,未来可能的产业规模可能超过10亿美元。所以我们一定要成功,每一个环节都要立下军令状!明白了吗?”
“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