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好莱坞电影改编热潮(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因此,科纳米公司很快就迎来了大量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合作意向申请书。

科纳米作为一家以电子游戏为主,在房地产、体育用品制造、电影院线行业都有经营的集团,对于好莱坞的合作意向自然无比重视。

与此同时,拥有优秀剧情的《最终幻想7》也进入了美国电影人的视野。

除了任天堂的三维游戏没有让好莱坞的电影人感兴趣外,其它几乎所有销量超过一百万的三维电子游戏,都收到了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合作意向。

仿佛一夜之间,曰本的游戏厂商就知道了一件事情,制作三维电子游戏不光能大卖,还能改编电影!

改编电影,还是改编好莱坞电影的消息,让那些觉得三维游戏制作成本太高而不愿意制作三维电子游戏的二流、三流厂商纷纷摩拳擦掌了起来。

别看索尼、任天堂、世嘉等厂商齐齐让主机进入了三维时代,但是大量的曰本游戏制作厂商还依旧停留在二维游戏的年代。

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三维游戏有着更好的表现力,而是他们的资金实力根本无法支撑起制作三维游戏的成本。

在曰本,虽然制作电子游戏很赚钱,那些一流的游戏制作厂商也不差钱。但是,经过了之前房地产危机的洗劫,没有摆脱全民房地产桎梏的曰本电子游戏厂商还是大量的破产,而那些没有破产的二三线厂商也实力大损。

现在的曰本电子游戏二三线厂商与香港电影面对的困境十分类似。

香港电影虽然在九十年代初期达到了巅峰,影响力遍布东南亚、东北亚,无论是韩国、曰本还是泰国、越南都有大量港片爱好者。

甚至有曰本的作家,就因为喜欢周星驰,而将自己的笔名命名为“驰星周”。

但是,哪怕香港的类型片发展的再旺盛,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抛弃了文艺片的路线,开始拥抱起了特效万岁的路线后。香港电影就开始节节败退。

不是香港的电影人不知道特效的好,而是他们没有钱,制作不起特效大片。

在香港一百万港币投资电影就不能说是小制作了,但是在美国好莱坞,一百万美元投资的电影,差不多都会被归入到b级片的概念,算是低成本制作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