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的变化(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卡带这东西贵啊,又是游戏厂商自己预先垫付,要是卖不出去岂不是连底裤都赔没了。

因此,任天堂发行的游戏,比较难发生值崩,因为大多数时候,只要游戏不是太烂,都是一种供小于求的态势。

而索尼则不同,索尼拥有自家开发的光盘读取和光盘制作系统,完全可以用在游戏机上。

而光盘的制作成本,在大批量生产下单片成本相比于卡带的成本,基本可以说是零。

而在零成本下,索尼自然就可以大量的生产光盘了。

当然,不是所有光盘都这样疯狂的生产。

这样过量生产的基本都是索尼独占的游戏。

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实这也索尼在推广商用的小手段。

无论游戏实际卖出去多少,“出货量五百万!”,这行字放在海报上,是不是就显得很有气势。

就会让人下意识觉得有许多人会买。

索尼在做音乐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个经验,其实绝大多数歌手,忠诚的粉丝并不多,大多数听歌的人,其实都是跟风的听众。

跟风的听众只会听那些有很多听的歌手。

在这种时候,如果在销售的商店,用海报和气氛营造出一种这个歌手的歌很多人听的感觉,这张唱片就能很容易的卖出去。

那些原本很可能并不想买这张唱片的人,就买了这张唱片。

索尼电脑娱乐成立后,索尼继续开发原型机。

同时,久多良木建这个与任天堂联系,并且一拍即合确立合作的人,继续负责这台机器的开发。

与此同时,大量出身于索尼音乐娱乐的人,开始于曰本的电子游戏厂商进行联络。

对于这些索尼音乐娱乐的人来说,联系业务这种事情,他们可是非常有经验。

而将一个艺人从一家经纪公司挖到索尼自家他们也很有经验。

无论是利诱,还是谈理想,总之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将艺人挖过来。

而在这些人看来,任天堂就是一个超级大型的艺人事务所,而一家家游戏厂商则是一个个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