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实战检验性质的演习,并不是导演好都剧本,樊奕泽也不想看一场由剧本导演出来的演习画面。
没有事先的任何通知,当第一师炮兵旅的人都以为演习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前往演习目标进行地面侦查的八个侦察排,有三个在抵达目标区域之后,便失去了联系。
另外的五个炮兵侦察排也用无线电台发来敌袭的警报,并开始提供炮击坐标。
以此同时,樊奕泽坐在基地控制台内,关注着这一场演习。
在坦克出现之前的陆军战场,主宰地面战争的唯有火炮,名副其实的战争之王。
纵观第一次世界,人类的战争首次呈现出综合国力比拼、消耗的明显特征。
这次战争以工业化为基础,实行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动员和远距离运输,拥有可持续轰击的强大的炮兵火力,飞艇、坦克、潜艇等新型海陆空武器相继投入战场,甚至毒气也派上了用场。
但以决定胜负的关键战事而言,一战本质上仍是一场欧洲大陆的陆上攻防战。
而在一战之前,面对机关枪、堑壕体系、铁丝网组成的坚固防御阵地,进攻方单纯靠步兵数量优势取得战事胜利,已变得越来越困难。
即使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炮击,再加上集团步兵的持续突击,也往往只能在敌方防线上取得有限的突破。
机关枪在一战中给人留下了印象深刻,但火炮才是真正统治战场的武器。形象一点说,一战就是拼大炮的战争,而是一战之前,火炮在战争中的地位,远超一战。
在樊奕泽眼中的演习画面边上,是数页之多的火炮建造列表。
从小到堑壕内的迫击炮,大到七八百毫米口径的超级列车炮,哪怕不是纯正大炮主义者的樊奕泽,看到这满目琳琅的各种火炮,一时间也是万丈豪情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