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 三十二章 因祸得福(2 / 3)

落灯花 剑客笑傲书生 2400 字 2021-03-15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p>

一时之间包括李天照在内,朝堂之上的一众臣子霎时瀑出一片惊疑之声。随即就有一些文臣站出来指着当中持节启凑的李亮光怒斥道。“真是想不到当朝的大将军竞然也说出这等有损国体的话来,朝廷若是如此做作岂不是变成了盗贼草寇的天下了,朝廷还有何威严可言。臣实不容大将军此举之言,请国主三思而后行。”/p>

/p>

“哎!”李亮光无言地长叹一声,又努力地迫使自己镇静的说道。“国主,文臣这些言辞错矣。一山之盛,草木茂之。一国之大,人才唯之。既然金刀客乃‘河阳王’三十死士之旧部当算不得盗贼之人,何况其落草为寇乃屯垦于边垂之地,暗阻异邦入侵之道。此举乃仗议之举,曲线护国之作。对于这等有心为国的人,咱们为何不能用之啊?试问当今天下比之那些贪官污吏,暗中造作,祸国殃民之辈,金刀客此等明智护国之人何其少也。况且收拢山野之人为朝廷所用,亦非我朝创举,臣以为有何不可用之?”/p>

/p>

李亮光这样一据理力争,当即又引起朝堂之下一众朝臣的哄动。两方对立的人员急剧纷闹开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把个朝堂霎时弄成了一片热闹街市。/p>

/p>

眼看着眼前的形势霎时变得扑塑迷离起来,朝堂之上两派对立臣子的纷争渐渐加剧,高座在龙椅之上的李天照顿时犹预起来。他一时也拿不准到底该听谁的主意才好,一方面是一班文臣的据理力争,另一方面是一众武将的据实而报。似乎各有各的理由和证据,各有各不可让对方击破的说辞。一时之间让李天照显得左右为难,手足无措,吃不准下一步该往何处走。/p>

/p>

正在李天照犹豫之处,刑部主事乐炫又力顶众臣的争议大声说道。“国主,臣以为大将军之言可以依照祖宗之制,在朝廷律法的允许之下,可以灵活运用和招抚金刀客等一班‘河阳王’旧部之人,为朝廷所用,为天下苍生立功建树。断不可听信有些文臣之言,夸大其词地扼杀朝野之人。”/p>

/p>

乐炫这一说,又把那些反对的臣子气了个半死。梁王刚想又站出来反对一通,国主李天照已然喧喻道。“众卿所议各有其理,但按照眼前实际情况,大将军李亮光和乐炫之言的说法未偿不可一试;梁王和磊副相的反对和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身为天下苍生计,身为百姓万民之主,朕决议先行前朝古制招抚之举,破例招用金刀客等‘河阳王’旧部为朝廷所用。”/p>

/p>

李天照这一喧喻,朝堂之下的臣子虽有很多不服,但是国主开口即是金科玉律,断不可驳,所以那些不能理解的臣子也只能带着满腹的唠嗦按下不表。朝堂之上一下子变得静了出奇,唯一能听到的就只剩大家彼此的呼吸之声了。/p>

/p>

沉默,随闷,不解一时充斥在了朝堂之上。梁王终是探奈不住心中的疑问又站出列来说道,“国主既然拟用‘河阳王’的旧部金刀客等人,那请问国主将何以用之?都把他们列入何方,归谁所辖。希望国主有个清楚的交代,不然到时这些不所教化的贼人又作起事端来,如何是好?到时该作捉谁来兴师问罪。”/p>

/p>

“对啊,到时这些贼人又起祸端咱们找谁去啊?”角落中又飙出磊副相那满嘴蔑视的味道,就直直地站出来愣在了哪里。像个傻子在一直呆望着树上,长出一个大大的红色的桃子一样。/p>

/p>

端座朝堂之上的李天照听梁王又这么一问,又听得磊副相这么一副阴阳怪气的味道。顿时左手一拍龙椅上扶手,气得一脸怒气的说道。“既然你们这些做文武这么怕事,那好朕自有安排,你们都听好了。金刀客等人是当年‘河阳王’的旧部,又与大将军同出一源。这样吧,朕都把这些人划归大将军所辖,若是以后再有什么乱子,这祸端是大将军李亮光惹下的档子,那就唯大将军李亮光是问可以了。”说罢,又转眼望向朝堂之下的磊副相,嘴角里崩出一个呸字的不屑。/p>

/p>

磊副相被国主李天照这么一瞎囔,脸色顿时变得腊黄如纸,愄愄腮腮地宿在了一边。李天照见磊副相霎时就变得沙哑如母牛叫唤一般,即时又回过头对]李亮光喧喻道。“大将军,你觉得朕此举有何不妥吗?如若有,请你快快说来,朕好更改。”/p>

/p>

李亮光咋被李天照如此当头一问,当即就愣愣道。“臣,并无异议,请国主放心。臣也乐意接受国主之选派,臣一定管束好金刀客等一众人员。”/p>

/p>

“哎,若如此甚好。只是不知道大将军如何按排此人?做些甚么公事。”国主李天照又在末尾加多了一句,拖长着声音说道,好像都要让所有的臣子知道此事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