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后看了高临一眼,见他点头,“其实李氏并不是李家的女儿。”
文玉儿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李家买来的?”
前世文玉儿在电视剧里头也看到过类似的桥段,有些官宦人家为了讨好皇帝,会去外头买一些,或者收养漂亮的小娘子,等调教好了收为义女送进宫里换取荣华富贵。
李太后摇了摇头,“李家当初穷得叮当响,哪买得起小娘子。”
太后娘娘说起了往事,“那李氏得了先皇后娘娘的庇护,有一次无意当中说漏了嘴,虽然只是一星半点,却也引起我的注意……”
说到此,李太后有些不好意思,“我那大侄子在宫里,为了保证他的安全我有些神经过敏,草木皆兵,不过……”
李太后目露精光,“还真叫我查到了一点事出来,那李氏是别人送于李家的,并且还倒贴了一千两银子,只求李家想办法把人送进宫里当差……,这也正是我为什么同意先皇后的荒唐主意,假扮成李氏的真正原因。”
文玉儿默然,有银子送与旁人,而且还是大手笔的一千两,说明这家条件还不错,就算不是很有钱的财主,也算得上小康之家了,这样的人家想办法将姑娘送进宫,不求当贵妃,只要做个宫女,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并且照李太后的面相来看,那位李小娘子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中,并不算有多出挑,却能让皇帝无意中宠兴了她,并且一举得男,这就厉害了。
更重要的是,还能得到原皇后娘娘的庇护。
李太后也一直觉得这李氏八成是什么人的棋子,可自从她假扮了李氏,一直也没人跟她联系过,还暗道自己草木皆兵,冤枉了李氏或者对方发现了什么不妥,弃了这一颗棋。
却万万没想到,这李氏原来是一颗暗桩,昨日送来的这张纸条,虽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大约是要启用这一颗暗桩了吧!
高临也想到了这一点,“咱们以不变应万变,我估摸着他们以后还会联系您,咱们沉住气,且先等着吧。”
高临怀疑还是与福王府有关,沉寂了二十多年的暗桩,在高沐来了之后,突然就收到了字条,很难让人不忘他的身上联系。